近日,《陶瓷資訊》依據廣東省生態環境廳、陝西省生態環境廳、福建省生態環境廳、山東省生態環境廳、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、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及各級地方生態環境局公開資訊整理,廣東、陝西、福建、山東、廣西、江蘇、河南等地,有28家陶瓷企業因違反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、大氣污染物排放超標、揚塵污染、二氧化硫排放超標、違反環評制度等環境污染問題受到環保處罰或行政處罰。
根據《陶瓷資訊》統計,共有28家陶瓷企業合計被罰354.95萬元。其中,廣東被罰的陶瓷企業最多,有11家。單筆處罰金額最多的陶瓷企業為廣西煜×陶瓷原料有限公司,被罰金額超80萬元。
廣東:11家陶企被罰111.8萬元
根據《陶瓷資訊》不完全統計,9-11月,廣東省共有11家陶瓷企業因環境污染問題受到行政處罰,共被罰111.8萬元。被罰企業主要存在超標或超總量排污、違反限期治理制度、違反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、違反建設項目「三同時」及驗收制度、違反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等違法行為。
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估法》等,報經當地政府批准,涉污企業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及停止生產或使用。
陝西:7陶企被罰81萬元
據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及各級地方生態環境局公開訊息,4-10月,陝西有7家陶瓷企業因大氣污染物排放超標、大氣顆粒排放物超標等受環保處罰,合計被罰金額達81萬元。
福建:4陶企被罰28萬元
據福建省各級政府公開訊息,9-11月,福建共有四家陶瓷企業因違反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、揚塵污染、排放水污染物等環境問題受政府行政處罰,並處以相應罰款。此前,福建泉州生態環境局就公開了1-6月共有6家陶企因環境違規被罰87萬元。
山東:2陶企被罰11萬元
根據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及各級地方生態環境局公開訊息,7-9月,山東累計有濰坊齊×陶瓷有限公司、山東×達陶瓷有限公司2家陶瓷企業因固廢暫存場所未落實三防措施、大氣排放物超標等環境污染問題受行政處罰,共被罰11萬元。
廣西:2陶企受罰,1陶企被罰83.15萬元
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及各級地方生態環境局公開信息,7-11月,廣西有2家陶瓷相關企業因大氣顆粒排放物超標、違反環評制度、三同時制度受行政處罰。其中,廣西煜×陶瓷原料有限公司被罰83.15萬元,成單筆罰款金額最高的陶企。
江蘇、河南:2陶企被罰60萬元
據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及各級地方生態環境局公開訊息,1-9月,江蘇句容市×馬陶瓷廠因二氧化硫排放超標被罰40萬元人民幣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年中,河南的新鄉市金×爾陶瓷有限公司也因二氧化硫排放超標被罰20萬元。二氧化硫與大氣中的煙塵有協同作用,會嚴重損害人體的呼吸系統,這也可能是二氧化硫排放超標被罰相對較高金額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陶瓷產業的環保議題一直以來飽受各方關注,甚至與陶瓷企業的生存發展密切相關。其中,近期最受關注的高安建陶產區,採用全球最大的全自動煤製氣「高安濟民可信清潔能源計畫」成功集中試供氣,此舉也標誌著高安建陶正式邁入清潔化生產時代。 (詳細戳 →高安陶瓷「集中供氣」成功試投產!首批12家陶企點火用氣)
除此之外,國家生態環境部在今年9-10月份發布《京津冀及週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-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(徵求意見稿)》、《長三角地區2020-2021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(徵求意見稿)》,方案要求對山東、陝西、江蘇等11個省市的陶瓷、建材等重污行業開展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行動。同時實施工業窯爐大氣綜合治理,加速淘汰落後產能,實施燃料清潔低碳化替代。
各地政府部門也在響應國家「打贏藍天環保戰」的號召,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《山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計畫》,要求省內各市製定2020-2021年重污染應急減排清單,被納入清單的企業必須嚴格落實緊急應變計畫所確定的減排措施。陝西省發布《陝西省銅川市藍天保衛戰2020年工作計畫》,要求重點壓減陶瓷(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)產業企業產能,加速推進重污染業者的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。
(文章轉載自陶瓷資訊)